治氣喘過敏的另一選擇‧三伏貼
2008-08-04記者:撰文/伍偉婷 諮詢/台北市立萬芳醫院中醫砼/em>
What 冬病夏治‧以熱攻寒
三伏貼的療法源自於清朝張璐,張璐有感於潮濕的江南地區,人們受當地潮濕的天氣影響,易出現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的病症,而研發出的根本治療法。利用中醫的冬病夏治的特性,選在每年夏季最炎熱的3個日子,在身上的特定穴位用溫熱性的藥物敷貼,且連續3年(中斷則無效,需重新來過),以熱攻寒,趕走體內寒氣,達到預防冬季氣喘發作的防治法。
此外,呼吸道過敏性疾病(如氣喘、過敏性鼻炎等)在中醫上屬「肺經」的病變,而三伏天時正是肺經氣血運行最旺盛的時刻,因此,抓住這個時機,用溫熱性藥物敷於肺經相關的穴位上(背部),讓藥效達到最佳治療效果。
針對體質調配藥性
三伏貼中藥藥性主要以辛溫、溫陽、逐痰、祛寒的中藥為主,以達通經活絡、溫肺化痰、止咳平喘的功效。壢新醫院中醫科主任陳威達表示,若為寒性體質,會以熱性中藥來溫陽、逐痰、祛寒,像是如白芥子、延胡索、細辛、甘遂、艾葉等;而熱性體質則會以寒性中藥來清熱、化痰,像是黃芩、黃連、薄荷、乾薑、半夏及膽南星等。
When每年最熱的3日
三伏日是由24節氣中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配合而來。分別指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、第四個庚日和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。這三個日子便是一年中最炙熱的三天,即所謂初伏、中伏、末伏。今年的三伏日分別為國曆的7 月 19 日 ( 星期六 ) 、 7 月 29日 ( 星期二 ) 及8 月 8 日 ( 星期五 ) 。
How 貼6~8小時‧易有灼熱感
以熱氣攻身的三伏貼,貼上後會產生灼熱感,為避免表皮灼傷,醫師多會先敷上燙傷藥膏,才將藥物敷上。貼六至八小時後取下,若期間刺痛難耐,則立即取下,並回診請醫師診斷。貼藥期間,應保持肌膚涼爽,以免流汗使藥物脫落。貼藥期間灼熱感為正常,在四小時後也可能出現皮膚紅腫癢的現象,均屬正常反應,勿用手抓以免破皮。若皮癢難耐,可局部使用萬金油或止癢膏來止癢,一般皮膚紅腫在一至兩週內即會改善。
貼藥後的24小時內勿喝冰水,也盡量避免吃瓜類的寒涼水果,且勿吃辣椒、蔥、蒜等刺激性食物。
Who 適合氣喘‧過敏性鼻炎患者
三伏貼的治療原理是去除體內寒氣,以免冬季時外在溫度的變化引起體內過敏反應,因此只適用於「因溫度變化而引起的過敏性疾病」,像是氣喘、過敏性鼻炎,若是異位性皮膚炎則較不適合用此治療法。
三伏貼屬熱性療法,因此,若是感冒、發燒,或身體有其他發炎的反應,都不適宜貼三伏貼,應等身體復原後再進行治療。若在三伏日當天身體正好不適,也不宜勉強進行治療,應請中醫師另擇他日,但李靜姿中醫師表示,由於已非節氣當中最熱的那一天,可能僅有1/3的效果。
Attention可改善但無法完全根治
根據臨床治療報告顯示,三伏貼治療氣喘、過敏性鼻炎的功效已達80%,但仍無法根治過敏性的症狀,李靜姿主任表示,由於過敏性症狀多為環境變化所引起,雖然改善體質,但在環境不變的情況下,仍易復發。因此,並非連續三年以三伏貼治療就可一勞永逸,她表示,一般在第一年的冬天還未能感受到明顯的改善,但到了第二年就能感覺到變化,當連續三年的療程結束後,過敏患者還需留意自己的生活習慣,做好保暖工作、遠離塵螨、維持居家環境空氣的暢通,且仍須避免吃生冷、冰涼的食品,以免刺激上呼吸道,再度引起過敏反應。
中西醫治療原理不同
具中西醫背景的衛生署台北醫院中醫科主任許中華表示,西醫一般會以支氣管擴張劑促使支氣管擴張,以避免發生氣喘的情況,另外,也會用類固醇來避免發炎,主要都是希望能減緩症狀,而中醫治療過敏的原理以改善體質為主,因此,西醫對症下藥的方式和三伏貼以事先預防的治療原理並不相同,不過,就臨床醫學來看,的確皆有其成效。
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林宜信日前接受聯合報訪問時指出,三伏貼是運用中醫經絡理論及穴位功能來改善過敏體質,但目前只有個別醫師的臨床經驗,雖然有其學理根據,但治療經驗仍無法跟大規模、嚴謹的人體試驗相提並論,他提醒,一旦處於氣喘發作急性期,要趕快就醫,嚴重的氣喘患者也不宜過分期待三伏貼的療效。
留言列表